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新聞 > 企業動態 » 正文

大氣污染倒逼京津冀“環保一體化”先行

發布時間: 來源:泊頭市三融環保機械有限公司

近日,一則“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方案”即將出臺的消息為炙手可熱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添一把火。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之前,京津冀三地因生態環境唇齒相....
 近日,一則“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方案”即將出臺的消息為炙手可熱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添一把火。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之前,京津冀三地因生態環境唇齒相依,已然形成“抗霾一體化”共識,形勢逼人;而在諸多急需開展的工作中,環保領域的三地協同已率先邁出了步伐。

環保一體化前置

京津冀三地的環境污染壓力日益增長,京津冀在環保領域的跨地區合作成為解決問題的必然選擇。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大戰略,有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但具體來看,生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極為突出,而且到了難以承受和不可持續的程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刻不容緩。”7月12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彭建強研究員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4年5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指出,要把治理大氣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強調要建立跨行政區域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京津冀三地聯合防治大氣污染的行動早已開始,最典型的是在2008年奧運期間。此后伴隨著PM2.5被公眾所熟知,治理大氣污染的呼聲日益高漲。

彭建強對本報說,京津冀三省市同處海灤河流域,地理相連,共處同一個生態單元,在生態環境問題上,三省市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獨善其身,而必須是“同呼吸、共命運”,采取統一行動,實行聯防聯治。可以說近年加劇的“霧霾一體化”在倒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治霾新政”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隨后,環保部、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文件。

上述細則明確,經過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全面改善。

為此,河北、天津等多省市均身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重擔。

根據《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調整退出高污染企業1200家,天津市鋼鐵、水泥產能控制在2000萬噸和500萬噸,河北省鋼鐵產能壓縮淘汰6000萬噸以上。

直到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7點要求后,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京津冀等地的大氣污染防治隨之被放置在國家戰略層面被重新審視。

習近平強調,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

這一表態,為京津冀“環保一體化”定調。

大氣污染防治的進與退

7月11日,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在公開場合表示,推進協同發展,以大氣和水環境保護為重點,加強區域、流域聯防聯控。建立完善京津冀應急會商、信息共享、技術交流、聯合執法等環保協作機制。加快落實引灤跨省市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潘大水庫保護區劃定工作。做好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6月末,北京高層率隊在河北調研時,京、冀均表達了在環境生態建設領域合作的態度。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合作,總結大氣聯防聯控經驗,繼續在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和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完善合作機制。

“綜合施策,強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把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治本之策,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把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有力抓手,把保障區域飲水作為重大責任。”河北省長張慶偉則表示。

可以說,京津冀聯動防治大氣污染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實現這一協同并非易事。

目前看,三地環保標準難統一、地方經濟上短期難得利,都成為實現協同的絆腳石。

以河北為例,因大氣污染治理,河北省被要求“壯士斷腕”、“騰籠換鳥”,然而令地方憂心的是“騰了籠、飛了鳥”。

在彭建強看來,長期以來,河北經濟過度依賴資源型產業。解決環境問題,要求河北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騰籠換鳥”,就是要淘汰落后產能,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綠色產業。但是,區域經濟結構和產業體系的形成,是長期歷史演變的結果,有一定慣性,而新興產業、綠色產業的發展壯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充分認識到河北產業轉型升級任務的艱巨性。

“淘汰落后產能可以壯士斷腕,發展新興產業更需要有有效手段,否則河北產業發展將面臨斷崖。對此,既需要河北自身努力,也需要國家統籌支持。”彭建強說。

“京津冀一體化對于北京環保工作而言,更多的是機遇,因為京津冀一體化的提出和核心任務就是要解決首都大氣污染問題。”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總監陳智國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陳智國認為,北京未來的挑戰更多在于如何跳出北京的“小圈子”,站在首都大區域視角謀劃環保工作,如何在國家有關部門統籌下,加強與天津、河北等區域環保領域的合作布袋除塵器,真正做到資源聯動、聯防聯控,落實好環保部等聯合下發的區域生態指導意見,共同制定京津冀大區域生態保護相關規劃或方案。

具體而言,在專項資金使用、生態項目共建、區域間生態補償機制、日常對接機制、三地工作聯動、環保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聯合推廣應用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建言生態建設

京津冀的協同發展需要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同時在生態支撐上,京津冀三地需要探索更多元的形式。對此,有學者建議將京津冀北地區作為“生態經濟特區”,探索跨地區、長效化的生態補償機制。

陳智國認為,在張承等北部地區設立生態特區非常必要。張家口、承德等生態涵養功能區在京津冀水源保障、生態環境支撐等方面做出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但其生態建設所付出的成本、犧牲發展的代價未得到相應體現,區域仍面臨較大經濟發展壓力,經濟發展動力也不足。

“2013年河北省向北京市供水 4.11億立方米,向天津市供水5.51億立方米;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張家口、承德區域。國家支持設立生態特區,加大對其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建設支持力度,有助于弱化這些區域經濟發展動力,利于構筑京津冀生態屏障。生態特區核心是要建立京津冀區域間市場化的‘清潔供水交易’機制,建立下游對上游、開發區域對保護區域、受益地區對受損地區的利益補償機制。”陳智國說。

此外,2014年4月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為京津冀“環保一體化”保駕。該法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要求,“國家建立跨行政區域的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的防治措施”。

這一條文,將為京津冀統一環保立法、統一監管標準和聯合執法提供法律基礎與可行性路徑。來源:http://www.hbccq.com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