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據《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建筑碳排放占國家碳排放的51%,在“雙碳”大背景下,從建筑材料入手降低碳排放,實現綠色發展,已成為很多建筑行業上下游企業重點關注的領域,綠色建材是綠色...
-
7月12日,由商道融綠主辦,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IGCC)聯合主辦的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夏季峰會在北京線上成功舉行。本屆峰會獲得戰略合作伙伴穆迪和浦銀安盛基金的大力支...
-
導語:2022年,是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闊步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提速之年,同時也是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之年。我國生態環保將步入減污降碳協...
-
7月12日,由商道融綠主辦,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IGCC)聯合主辦的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夏季峰會在北京線上成功舉行。本屆峰會獲得戰略合作伙伴穆迪和浦銀安盛基金的大力支持。峰會以“構建轉型金...
-
歡迎參加 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建筑科技創新展 2022年11月16日-20日 深圳會展中心2展館 發展建筑科技 推動產業升級 高交會公眾號 ...
-
歡迎參加 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環保與能源展 2022年11月16日-20日 深圳會展中心2展館 綠色科技 低碳生態 高交會公眾號 ...
-
7月12日,由商道融綠主辦,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IGCC)聯合主辦的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夏季峰會成功舉行。本屆峰會獲得戰略合作伙伴穆迪和浦銀安盛基金的大力支持。峰會以“構建轉型金融體系”為...
-
7月12日,由商道融綠主辦,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IGCC)聯合主辦的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夏季峰會在北京線上成功舉行。本屆峰會獲得戰略合作伙伴穆迪和浦銀安盛基金的大力支...
-
7月12日,由商道融綠主辦、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IGCC)聯合主辦的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夏季峰會在線上成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政策制定者、標準制定者、資產所有者、資產管...
-
打開北控水務集團官網,屏幕正中心醒目地寫著:北控水務累計為全球貢獻水資源46 770 578 621噸,這個數據還在持續更新中。這也彰顯出北控水務在水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和豐碩成果。十余年艱辛...
-
7月10日,2022第三屆長三角(張家港)國際氫能產業人才峰會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位秋,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衣寶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
-
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承辦的“北極:對話之地”展區首次在第 25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亮相,該展區成為了16場北極議程活動的交流平臺,其中一些是屬于俄羅斯會展基金會協辦的2021-2023 年俄羅斯擔任北...
-
今年6月8日是第14個世界海洋日(WorldOceansDay)。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面朝大海,心向未來》2022深圳海洋詩歌季正式啟動。《面朝大海,心向未來》2022深圳海洋詩歌季,由深圳市文化廣電...
-
國內的ESG責任投資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發展迅猛,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連續第三年發布了中國責任投資十大趨勢,并在2022年3月18日及3月24日,分別舉辦了中英文的線上研討會。兩次研討...
-
2021年12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8個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要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
-
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為實現“雙碳目標”能做什么?1月6日,2022微信公開課PRO版在廣州打造了一場零排放的“碳中和”會議,從會議前期籌備、現場搭建到回收、中和,全周期踐行“低碳環保”...
-
12月7日,由商道融綠和新浪財經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和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UN SSEi)聯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在北京線上舉...
-
11月27日,由中國品牌建設室內空氣凈化品牌集群、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聯合舉辦的“11.28全民空凈節”暨“關注室內環境,構建全民防疫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峰論壇在廣州白云國...
-
高科技項目領航,打造環保新概念!2021(第七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第五場線上選拔賽于11月18日順利完成,自此,年度總決賽預備階段正式開啟。本屆大賽由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主辦,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
-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落幕,今年無論是參展國別與企業數,還是成交金額與規模,都刷新了紀錄。綜合來看,綠色、低碳+,不僅是今年盛會期間的耀眼“熱詞”,還將成為持續推動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澎湃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