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行星, 但卻只有一個地球。6月5日,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的2022世界環境日如期而至,旨在呼吁各國推動踐行更清潔、更綠色、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面對全球高能耗...
-
低碳環保,雖不是一個新議題,卻引發了諸多新形勢。在“碳中和”浪潮之下,綠色消費的時代將全面到來。天貓首屆綠色低碳618,以“簡單包裝就好”為主張,助力綠色消費者的擴列壯大。他們大多是環保意識覺醒的千禧...
-
一只廢棄的洗發水包裝,可以變身成一件藝術品么?這一件件靈動精巧的高定藝術品——一只翩然的蝴蝶面具、漁夫斗笠般的發飾、如翡翠一樣潤澤的項鏈,它們的原料都來自于被丟棄的無用廢材——廢棄塑料瓶。而從廢材到藝...
-
當前,全球范圍內已逐漸形成了以“碳中和”為代表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共識,我國也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目標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雙碳”理念為企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也對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出了...
-
近段,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葉民出席發布會,并與中央財辦、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一起,圍繞經濟和生態文明領域建設與改革情況,回...
-
6月5日,深圳市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活動以“低碳生活 綠色時尚”為主題,號召市民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與騰訊聯合打造的深圳...
-
溫室氣體正在讓地球窒息,100多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提升了能源需求,全球的能源消耗平均每年增長1%~2%。地球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6月5日,我們即將迎來2022年世界環境日,今年...
-
最近有一個段子是說“如果你的朋友圈里還沒人曬露營,那只能說明你沒朋友。”足以可見露營的火熱程度。困在都市樊籠里的人們越來越渴望逃離城市的喧囂,去大自然尋找心靈的寄托之所。于是,在節假日更多的人開始從人...
-
據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中國全年涂料行業產量約3800萬噸,較去年同期預計同比增長16%。藝術涂料作為一個新興品類出現快速、爆發式增長,是增長最快的涂料品類。藝術涂料和傳統涂料相比具有更好的...
-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內多地出現復發的背景下,空凈行業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考驗:單產品功能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后疫情時代公共空間需要一種更加智慧的解決方案。空凈視界作為公共空間空氣質量安全...
-
近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組織推薦2021年度“專精特新”企業的通知》(滬經信企〔2021〕539號),經專家評審和綜合評估,公布了2021年度1430家上海市“專精特...
-
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指引下,5月18日,新城控股(601155.SH)首次披露其綠色品牌“新藍行動”,旨在讓綠色成為新城的底色。“新藍行動”通過綠色建造的管理藍圖、綠色低碳的運維藍圖及綠色可持續...
-
4月21日,由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組委會主辦的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決賽落下帷幕。北京停碳科技憑借“SPACE PARK綠色智慧出行平臺——全域微地形導航定位系統及應用”(以下簡稱”全域微地...
-
鐵路,是我國戰略性、先導性、關鍵性重大基礎設施,對于我國整體社會發展至關重要。2020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臺了《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
-
· 由新加坡能源集團設計和安裝的大型工業區域供冷系統,其供冷能力高達 36,000 冷噸· 此舉將帶來多項裨益,包括節省 20% 的供冷相關電力消耗,以及每年減少最高 12 萬噸的...
-
以卓越效率滿足建筑節能降耗需求2022年5月20日,中國上海—開利中國于今日推出了全新鼎酷19MV雙級衡置式變頻離心冷水機組。作為開利又一突破性的創新之舉,鼎酷19MV持穩高效,易于安裝,且運行范圍廣...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分院改擴建工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正式供能近日,由新加坡能源集團和重慶燃氣集團合資成立的中新能源服務(重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新能源)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
-
近日,由百安居聯合三十余家家居建材品牌共同發起的《雙碳引領健康生活倡議書》在行業內引發熱議。同時,在《中國好家居——2022中國家居消費者口碑調查》活動中,百安居榮膺“2022消費者口碑品牌”稱號。媒...
-
近日,平安銀行個人碳賬戶平臺——“低碳家園”正式在平安口袋銀行APP上線。“低碳家園” 賬戶體系由平安銀行攜手中國銀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交所”)共同打造,系國內銀行業首個銀聯信用卡...
-
5月10日,我們即將迎來第六個中國品牌日。自2017年,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品牌日起,越來越多的國貨精品進入大眾視野,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為宣傳國產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