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如何繼續轉型發展?多位人士在采訪過程中表示,或從“單打獨斗”到“綜合發力”。“集中式與分散式并舉、陸上與海上并舉、就地利用與跨省外送并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協同并舉、單一...
-
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常委會近日以審議意見的形式,對常德經濟開發區申報省級化工園區工作依法予以叫停。這是常德市自2015年取得地方立法權以來,首次適用地方性法規叫停存在環境風險的工業項目,扎實做實相關污染排...
-
《經濟學人》發表文章,題目是Those who worry about CO2 should worry about methane, too(那些擔心二氧化碳的人也應該擔心甲烷)。(來源:國際能源小...
-
長期以來,我國風、光自然資源與負荷中心呈現東西部逆向分布的顯著特征,形成了以“西電東送”為主的新能源發展格局。根據“30·60”雙碳和氣候雄心峰會目標要求,未來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的發展增速...
-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能源領域又有新動向。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最近注冊氫能科技公司,正式進入氫能領域。而在這之前,已經有多家企業在這一領域展開布局。氫能看起來和光伏跨度比較大,企業紛...
-
垃圾的處理方式與城市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一方面,高效的處理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垃圾大量堆放、占用空間嚴重的問題;另一方面,管理人員也可借助該項措施提升經濟效益,有利于城市的建設發展。近些年,我國政府對于生...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高質量發展、碳中和、碳達峰、生態補償、生物多樣性保護、能源結構轉型等相關議題屢被提及。其中特別提到了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舉措,明確要“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
-
城鎮污水處理廠是廢水納管的最終去向,大多數綜合污水處理廠還承擔著處置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任務,加之城市管網錯綜復雜,出水水質日均值超標的原因也受多方面影響。近期,筆者在工作中發現,位于某工業重鎮的一家...
-
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要推動鋼鐵、建材、有色等重點行業提出明確的碳達峰目標并制定達峰行動方案。鋼鐵行業是31個制造業門類中...
-
把握好“十四五”碳達峰關鍵期窗口期——三論學習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精神碳達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和基礎。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
-
報載:最近,鹽城市響水供電公司黨委積極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持續實施“黨建+安全”工程,加強黨員安全宣教,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切實扛起責任大旗,...
-
報載:最近,國網鹽城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以電力網中性點接地方式為切入點開展了一場別樣的部門《微講堂》活動,圍繞市區配網現行中性點接地方式,深入講解不同接地方式下故障處理的模式,對實際操作運行中遇到的問題...
-
報載: 最近,國網鹽城供電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新基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本著“優勢互補、共建共贏、試點先行、推廣應用”的合作原則,建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互聯互通、共享互濟的堅強智能電網,...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于近日發布了一份題為《與自然和平相處》(Making Peace with Nature)的報告,指出地球正面臨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遭破壞及污染問題三大危機。報告的主要作...
-
區別“環保”和“環境”的關系是我們小組之前報告中反復強調的觀點之一。在我國政府作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2006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后,市場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上,這一關注的邏輯有類...
-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熱詞。何謂“碳達峰”“碳中和”?為什么突然就“火了”?國際氣候議題中,各國博弈與減排責任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中國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
過去20年的光伏產業只了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向世人證明光伏是最清潔、最有成本競爭力的能源,光伏產業做到了。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占全部電力新增裝機規模的45%,是各類新增能源中增長最快的能源。中...
-
各類垃圾及其處理資源整合、各個垃圾管理部門及相關部門協同、區域內地區之間跨域協作和城鄉一體,各類垃圾處理方法和技術綜合應用,通過整合、協同、協作和綜合,促進垃圾治理融合發展和增值提效,是十四五垃圾治理...
-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一、前言2021年1月4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部門共同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全面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
-
【引言】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