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內存卡可看成是由網上所有結點共享的單元內存卡,不存在訪問限制與仲裁,每個結點就像訪問本地內存一樣,實現了結點間的數據共享。 (1)數據傳輸方式 的反射內存卡最大可以連接256個互相獨立的節點,共享內存的最大量可以到128M字節,數據傳輸速度可達174M/秒、節點間距離可以到10KM。反射內存卡支持中斷,通過中斷機制可以實現節點機之間的通訊同步。 (2)使用中斷實現同步 VMIC反射內存卡支持用中斷方式通知節點接收數據,當數據被送到某節點時,可以通過中斷告訴該節點。反射內存卡提供了三個中斷,用戶可以定義這些中斷的優先級、中斷相量及具體功能。 (3)錯誤管理技術 反射內存卡有錯誤監測和報告的功能,通過對數據的奇偶校驗位的檢查,可以發現數據是否有錯。反射內存卡提供冗余傳輸模式,即每次傳輸數據時都傳兩份,當第一份出錯時,使用第二份。
反射內存卡的通訊區別于其它常規的通訊方式,是一種無需軟件參與而實現數據共享的通訊方式。以PCI5565為例,PCI5565在系統中映射一個128M的內存空間,應用程序將采集的數據寫入板載的的內存中,而將這個內存中的數據共享到其它節點是由硬件來完成,硬件完成將數據以幀的方式傳遞到下一個節點,由于采用2.125G的光纖通訊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縮短了數據同步的時間,在一些系統中可以認為兩個內存中的數據是完全一樣的。在實時性更高的系統中而且這個時間是可以預測的,因此在一些ms級或更低仿-真周期的仿-真系統中反射內存網的優勢非常明顯。
反射內存網區別于通用的通訊方式,但價格和成本一直比較高,不能像傳統網絡那樣可以將成本做到很低,這限制了反射內存的應用,在一些成本敏感的系統中,只能是與常規網絡互為補充。但反射內存的易用性降低了軟件開發的成本和周期,節省了CPU開銷,易于理解和使用,減小了系統的復雜度,縮短了系統研發周期減小了風險,這些優點使反射內存卡得到更多的應用。
目前反射內存網最為廣泛的應用是在實時仿-真系統,在這種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劃分得十分清楚。負責采集數據的計算機,負責模型解算的計算機,負責圖像顯示的計算機,負責數據輸出的計算機。負責系統綜合控制的計算機等等,可以擴充和減少節點,進行分布外理。軟件開發也可以在不同的OS中進行。這使得多個員工合作快速開發出一個健壯的系統成為可能。
當然反射內存卡有更多的應用領域,這種可由設計人員自由發揮的,靈活設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