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從各方傳來的信息看,承接著2016年政策東風,2017年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將開啟“騰飛”發展的征程。
山西大同:正在建設全國首個建筑垃圾資源化CCER碳交易示范項目
據大同新聞網報道,為了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山西大同市在2016年“冬季行動”暨項目建設“雙環行動”中,啟動實施了全國首個建筑垃圾資源化CCER碳交易示范項目——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工廠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由大同聯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預計總投資為7.4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設包括13個模塊,即物理活化系統和微粉整形系統、再生混凝土生產配置系統、再生干拌砂漿生產配置系統、道路無機料生產配置系統、陶料生產配置系統、再生磚生產配置系統、瀝青混凝土生產配置系統、骨料整形與飽和面干系統、分離分選系統、原材料儲存等10個生產模塊,非生產主要模塊包括再生資源技術創新文化園、實驗室、綜合辦公室及中央控制等3個非生產模塊;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再生材料預制管片生產、再生材料新型PE復合板材生產等模塊。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可處理城市建筑垃圾150萬噸、道路瀝青混凝土垃圾50萬噸,年銷售收入可達5.6億元,上繳稅金3500萬元,解決就業360人,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萬噸,并獲得同等數量二氧化碳交易指標,同時還可以生產再生骨料、再生活性微粉、公路用無機料、干混砂漿、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制品、陶粒、園林土等。
河南:2016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45.79%
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介紹,2016年,河南省建筑垃圾產生總量為10522噸,建筑垃圾直接使用和再生處置的利用達4818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45.79%,完成了該省確定的至2016年年底資源利用率達40%的目標。
201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正式下文將河南省列為全國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省,并要求河南省制訂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省工作方案,為全國開展此類工作積累經驗。
初步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省城市建筑垃圾存量達到5億噸,年增量1億噸左右,出現了建筑垃圾圍城、堆山、填河等現象,不僅占用土地,污染水體和空氣,而且影響市容,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2015年,河南省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的意見》等文件,制定出該省建筑垃圾發展總戰略;在制度建設方面,該省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嚴格建筑垃圾核準制度,建立建筑垃圾產生、清運、處置核準制度,完善建筑垃圾收費制度,落實特許經營制度等。各地精準核算處理費用,制定了建筑垃圾收費制度。為了規范管理,開設專用監管賬戶,建立聯合監管機制。目前,河南省省轄市和省管縣已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企業)29個,消納場(點)52個,消納場面積達6516畝,建筑垃圾資源化能力達4660多萬噸;2016年全省圓滿完成省政府確定資源化率達40%的目標。目前,河南省已有許昌、鄭州、漯河、安陽等城市建成年處理能力2100萬噸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有效解決了垃圾圍城問題。
據了解,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對全省建筑垃圾清運管理工作進行了多次暗訪檢查,先后查處違規違法行為3351起,扣留1758輛,罰款330余萬元,并通報批評和曝光。目前,全省核準清運公司113家,核準清運車輛6371臺,其中清潔能源專用車689輛。此外,河南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建設建筑垃圾管理大數據監管平臺。目前,洛陽、開封、許昌、鶴壁、新鄉、固始、新蔡等22個省轄市和省管縣正在積極建設大數據平臺,預計2017年6月底前,將完成省、市、縣三級聯網的建筑垃圾行業大數據監管平臺建設。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鞏魁生說,河南省將按照國家試點工作要求,加快制訂試點工作方案,加強建筑垃圾管理體系建設,推廣特許經營模式,引導民間資金積極參與,完善政策標準,進一步延長建筑
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產業鏈,研究激勵措施和扶持政策,促進河南省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健康發展。下一步,河南省還將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核準、收費、特許經營制度和協調聯動機制;強化聯合執法,規范清運市場秩序;加強消納場和綜合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布局,推進建筑垃圾產業化發展;加大政策、資金、研發和標準的扶持力度,拓展再生產品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建立完善大數據監管平臺,促進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利用整體突破和躍升。
上海:建筑垃圾處理分五類深化利用付費機制
2017年,上海將繼續加強對建筑垃圾管理,對建筑垃圾運輸行業嚴管及違規行為的嚴懲,同時加快渣土車改造更新速度,增加右轉彎監控等技術手段。上海將繼續落實建筑垃圾消納場所規劃和建設,按照“中心城區統籌消納、郊區縣自行消納”的原則進行管理;同時細化分類處置要求,按照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拆房垃圾、工程垃圾、裝修垃圾五類垃圾的不同屬性,明確處置要求。對于居民裝修垃圾運輸處置,將在全過程加大托底保障。繼續強化對渣土車等運輸單位的嚴管及違規行為的嚴懲。2016年,上海還把一些違規行為列入了嚴管嚴懲措施,例如,新車型不密閉、右轉彎車速過快、碼頭、消納場所違規作業、車輛沖洗措施不到位等。
根據《建筑垃圾運輸違法違規行為懲治措施表》,渣土車篷布未密閉、超過限速60公里/小時、右轉彎速度超過10公里/小時,都屬于一般違規行為。若駕駛員違反一次,就要被吊銷培訓合格證,重新培訓;如果違反兩次,就將取消其在上海市從事建筑渣土運輸作業的資格。上海還將深化卸點付費機制,繼續鼓勵市民微信舉報渣土車違規行為。
廣東東莞:建筑垃圾進入資源化利用時代
東莞寮步鎮已建成的建筑垃圾消納場每年可以消化10萬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廢磚塊、磚渣、水泥塊等建筑垃圾進入粉碎車間,經過機器處理后,不同直徑的骨粒會被吐出來。在東莞寮步鎮香市科技產業園的一個40多畝建筑垃圾消納場內,每天都在重復上演著這樣的循環,不要小瞧這些大小不一的骨粒,實際上,它們用處多多。經處理的骨粒、砂、水泥再經配比后,直接放入入料口,壓模機一壓,出來就是一塊塊完整的方磚了。這些磚多用于公園、人行道等市政工程的地面磚。而且,用建筑垃圾為原材料,制成各種規格的墻磚,屬于國家認可的新型墻體材料。
2015年,寮步鎮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建筑垃圾消納場,創新建筑垃圾收運模式,為全市處理建筑垃圾提供了示范。目前,東莞市規劃在全市布點建設多個建筑垃圾消納場,變廢為寶,減少建筑垃圾亂傾倒現象。
東莞年產建筑垃圾300萬噸。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東莞市建筑垃圾產生量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而且,建筑垃圾隨意亂倒偷倒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僅占用了公共場地,影響市容市貌,還容易形成衛生死角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群眾反應十分強烈。資料顯示,東莞未來的新城市建設還將以“拆舊建新”、“三舊改造”為主,每拆除1平方米混凝土建筑將產生近1噸的建筑垃圾。通過相關部門2012年調查統計數據,部分拆遷公司年拆除量約150萬平方米,制造建筑垃圾超過100萬噸,每年東莞會產生建筑垃圾約300萬噸,給東莞的城市生態環境、市容衛生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同時,東莞又是一個建筑原材料資源匱乏的城市,建材生產行業所需的沙石以及工業廢渣等資源性產品日趨緊張并經常發生短缺現象。
目前,這個建筑垃圾消納場回收、處理建筑垃圾的收費約為10元/立方米,平均每天都可以回收300~400立方米寮步鎮內的建筑垃圾。目前,東莞已著手制定相關政策文件,推動余泥渣土資源化利用。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表示,已在寮步鎮進行了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試點,市政府還將特批300畝建筑垃圾消納場專項用地指標,爭取早日實現“一鎮一場”。
東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潛力巨大。
2016年,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委托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做的《東莞市建筑垃圾管理與處置專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介紹,根據實地調研和各鎮街反饋的信息,東莞市沒有正式掛牌的建筑垃圾臨時受納場。目前,東莞市長安鎮、道滘鎮、洪梅鎮、寮步鎮等12個鎮有固定的建筑垃圾臨時受納場,共計32座。其余各鎮和街道均無建筑垃圾臨時受納場,建筑垃圾隨意丟棄或村委會自行規劃山塘作為堆放點。《調研報告》介紹,寮步鎮建筑垃圾消納場每日進廠處理量約為300m3/天,建筑垃圾密度按1.2t/m3計,處理規模折合13.14萬t/年。寮步鎮2015年建筑垃圾產生量為55.191萬t,其中建筑拆除垃圾、建筑施工垃圾和裝修垃圾合計27.60萬t,下挖土可用于回填,不用考慮其綜合利用。寮步鎮建筑垃圾消納場約處理寮步鎮建筑垃圾現狀產生量的47.6%。
寮步鎮現狀建筑垃圾綜合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寮步鎮建筑垃圾的處理需求,東莞市全市建筑垃圾綜合處理能力缺口非常大,同時開展東莞市全市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具有較好的市場潛力。《調研報告》建議,由于東莞可用于建筑垃圾處理的土地資源十分稀缺珍貴,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建議東莞市建筑垃圾處理走“資源化利用為主、填埋為輔”之路,重點推動寮步鎮、長安鎮、清溪鎮、石碣鎮、萬江街道和石排鎮率先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并合理覆蓋解決周邊鎮街的建筑垃圾處理問題。
兩部委發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明確提出培育骨干企業
2016年12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官網發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暫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相關文件明確提出,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進行產業鏈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
據介紹,文件是由工信部和住建部聯合制定的。兩部委在最新發布的規范條件中要求,將規范建筑垃圾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秩序,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兑幏稐l件》要求,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進行拆遷、運輸、處置和產品應用等產業鏈相關環節的整合,以資源化利用為主線,提高產業集中度,加速工業化發展。為了鼓勵規?;a,兩部委還對準入企業的生產規模提出了硬性要求?!兑幏稐l件》生產規模:根據當地建筑垃圾條件及資源化利用方式等因素,確定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年處置能力,鼓勵規模化發展。大型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生產能力不低于100萬噸,中型不低于50萬噸,小型不低于25萬噸。
《辦法》企業申請條件:(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2)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的要求;(3)符合《行業規范條件》中有關規定要求;(4)企業建設項目相關手續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建設項目管理程序要求;(5)企業生產及產品銷售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
節能環保的要求;(6)安全生產條件符合有關標準、規定,依法履行各項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手續。
目前,中聯重科、北京聯綠等企業已經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領域布局。這些企業嚴格按照《規范條件》“各地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的設立和布局應根據區域內建筑垃圾存量及增量預測情況、運輸半徑、運用條件等,統籌協調確定”的要求對生產企業進行設立和布局,同時也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循環經濟規劃及舊城改造、大型工業園區改造、城市新區建設等大型建設項目相結合。業內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引導支持下,行業骨干企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中聯重科人士表示,未來公司環境產業將重點在建筑垃圾處理等領域發力,打造成與工程機械并駕齊驅的百億級板塊。而北京聯綠自去年開始,已經開始在山西大同緊鑼密鼓地建設全國首個建筑垃圾資源化CCER碳交易示范項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