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預測,2010年太陽能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340億美元增長到480億美元,增速達42%;2011年更將增至690億美元,增速達到43%;2012年行業規模提高到940億美元,增速為36%,三年復合增長超過40%。
景氣轉入上行周期
2009年,太陽能行業總收入規模第一次出現萎縮。我們以“全球電池組件出貨量*年度平均組件價格”的公式,來衡量整個太陽能行業收入規模的變化;根據測算,2008年行業收入規模實現了接近翻番的增長,但在2009年,由于出貨量的萎靡和售價的下降,行業收入規模下降7.5%,這是自2004年此次太陽能景氣周期開始后,5年來第一次出現全行業收入總規模的下降。
由于市場的逐漸回暖和價格的穩定,我們預測2010年終端產品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340億美元增長到480億美元,增速達到42%;一方面是歐美信貸市場的恢復和補貼政策的逐漸落實推動全球光伏出貨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壓縮多晶硅行業利潤帶來的價格下降趨勢已經基本結束,未來組件價格的下降更多是成本下降帶動的,因此是個平滑的下降過程;2011年市場規模更將增至690億美元,增速達到43%;2012年行業規模提高到940億美元,增速為36%,三年復合增長超過40%。
我們認為,太陽能行業已經步入了逐步恢復的景氣上行周期,2009年將成為行業增長的歷史性低點;之后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的下降、信貸環境的寬松以及行業鼓勵政策的逐步落實,行業將開始新一輪的高速成長;相比較前兩波增長(2004年和2008年),這次增長的行業基礎更加牢固、行業空間更大、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更顯著。
美國是我們寄予厚望的市場,其市場正在逐步啟動過程中。6月27日,美國眾院以219票對212票通過清潔能源及安全法案,目前看來,參院可能會在向下修正既有配額和減排指標的情況下通過這一法案。比較奧巴馬去年競選策略中所承諾的新能源政策與ACES可以看到主要的幾項都有縮水,從投資到新能源發電配額和碳減排額度都向下進行了修正,不過這也在預期之內,縮水之后的目標仍足以將美國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本土太陽能生產企業較少,其新能源計劃的落實必然會帶動海外企業包括中國的太陽能企業的銷售,預計市場的爆發增長應該從2010年開始。日本市場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進行補貼以來增長迅速,特別是在全球市場萎靡的一季度,日本國內需求量仍大幅增加;但日本市場總體上看相對內生性特征明顯,外部廠商直接進入的難度較大。其他新興市場:意大利、希臘仍有望高速增長,韓國市場目前看來情況不佳,隨著越來越多的市場對新能源進行補貼,市場正在加速成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