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征收標準成爭議焦點
新華信咨詢公司分析師回玉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業內對于征收此類稅種早就有心理準備。“根據排量和污染大小區別征收是大趨勢,只是遲早的問題”。她認為,這是國家發展低碳經濟和推進節能環保戰略的體現,關鍵要看怎樣落實。
業內關注的焦點之一是對機動車污染排放征稅是在購買環節,還是在使用環節。回玉梅認為,消費者對在購買環節一次征收會比較敏感。出于拉動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考慮,現在國家政策的趨勢是鼓勵購買、限制使用。她認為,環境稅應該是多個環節征收,鼓勵消費者購買低排量車,同時限制使用。
另一個關注的焦點是,在購置環節按排量大小征收還是按照實際百公里油耗征收。同樣是1.6升的汽車,不同的技術水平會帶來很大的差異,從6個油到10個油不等。
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員許文認為,機動車排氣量與污染物排放量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大排量汽車并不一定意味著污染排放多。為了能夠對機動車的污染排放進行調節,可以考慮在掌握車輛排放標準的前提下,對實行較高排放標準的車輛按正常稅率征收,而對實行較低排放標準的車輛加重稅負。
至于最終稅率的確定,許文說,要對購車群體的承受水平、欲達到的調控效果等綜合因素進行整體考慮。
此外,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市場部部長徐迪認為,中國應該學習歐洲,按照碳排放量征收碳排放稅,即不管排量是多少,一律根據碳排放量征稅。目前的難點在于沒有獨立的、公正的機構和標準。
今年1月1日起,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門戶網站上開辟了“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通告”專欄,首批公布105家汽車企業的5923種車型新車的市郊工況、市區工況以及綜合工況油耗等數據。該“油耗標識”將統一實施,工信部也將定期向社會和消費者公布更新的國產汽車、進口汽車的燃料消耗量信息,引導消費者購買低油耗的節能車輛。
回玉梅認為,工信部推出百公里油耗可以看作政府在制定連環政策,一步一步做準備。先確定計稅的標準,再制定差異化的稅率。在現有條件下,按排量區分稅率大家都能接受,但未來肯定要逐步探索更合理的差異化稅率。
徐迪還提出,對機動車污染排放征稅要考慮如何和機動車其他稅種相銜接。“現在針對機動車的稅收已經不少了,有購置稅、燃油稅等等,并且稅率也在不斷調整。能不能統一規劃一個針對機動車的稅收框架和相對長遠的規劃,同時也應該有相應的具體目標,畢竟這牽涉到千萬消費者的利益”。聚焦3政策青睞低排量高效能
新華信咨詢公司分析師回玉梅認為,環境稅推出的步伐會越來越快,但今年還未必能完全推出。但消息放出來之后,會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有影響。由于預期稅率會越來越高,消費者可能會提前購車。在前期幾輪油價調整中可以看到,小排量車的潛在購買者對油價比較敏感,可能會放棄購車,選擇公交出行。但原先大排量車的購買者也可能會轉而購買小排量車,因此對小排量車生產企業來說利弊相抵。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環境稅的征收對汽車銷售影響不大,汽車企業都在努力推進節能減排,除了對個別技術落后、排放大的車型有影響外,總體來說對汽車產品結構的影響還是正面和積極的。
“從長遠來看,對生產小排量汽車的企業是有利的,政策會不斷調整,但肯定要向低排量和高能效的產品傾斜。”回玉梅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