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要突破三大瓶頸,第一是電池,第二是電機,第三是電控系統。曾被預測去年年內出臺的新能源車產業規劃遲遲沒有露面,在行業標準和發展方向都仍極度模糊的狀態下,各個相關企業已迫不及待搶先布局。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監事會主席蔣應時建議,發展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應從城市公交開始發展。“為什么在公交上用比較合適呢?因為公交巴士主要在中心城區運行,不走長途。公交每時每刻都在運行,站點比較穩定,公交運行保障性比較強,而小轎車行駛范圍太廣。所以我認為,新能源車示范運行、商業化運行,應該先在城市公交上運用起來。”他還補充說,新能源轎車的研發也要推進,但是建議從混合動力開始,一步一步來。
據他介紹,上汽集團已經明確了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即貫徹國家能源戰略,瞄準電車驅動電力化趨勢,重點推進混合動力和電力汽車產業化,并且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升級和示范運行。面向新能源汽車,上汽集團發展目標是:2010年,榮威750中混混合動力轎車投產;到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投產,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實現量產。同時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建設,力爭早日形成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化產業體系。“中混的概念是什么概念呢?綜合節油率20%左右,強混40%-50%。”蔣應時解釋說。
蔣應時透露,上汽通過幾十年的合資合作,培養了一批人才。現在把這批人才抽出來,集中力量發展新能源汽車。另外,他還表示,上汽是站在開放的角度下進行合作的,“閉門造車肯定不行。為什么上汽發展榮威?實際上把英國的羅孚汽車產權收購過來,然后利用那里的幾百名工程師為我們的自主品牌服務,知識產權在我們手中。”
關于充電站的建設,蔣應時認為,在統一規劃的情況下,將來企業、社會都可以投資,就像加油站一樣。世博園區充電站就是上汽和其他兄弟公司合建的,將來在商業化過程中還要一步一步向前推。蔣應時表示,充電站建設的長期規劃首先要根據新能源汽車運行情況來定,其次要在政府規劃的前提下進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