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曾經炙手可熱的光伏股一蹶不振。即便是已經到來了的三季報密集披露期,也未能給這個急需重拾信心的板塊點燃希望。截止昨日收盤,wind資訊太陽能發電指數當天再度下挫3.05%,更于盤中創出了947.93點的新低。
壞消息還不僅如此,據統計,截至發稿前,已披露2011年三季報的7家光伏上市公司平均銷售毛利率為22.7649%,較2011年中報時的25.7061%環比減少11.44%,較2010年三季報時的29.5983%同比減少23.07%。
毫無疑問,已披露的三季報向市場傳遞出一個信息,今年以來,一直困擾光伏業的“價格”病患,至今仍揮之不去。
2011年光伏業回天無力?
今年4月,全球知名的太陽能產業研究機構Solarbuzz在其發布的2011年光伏市場報告中預測,未來5年光伏組件的出廠價格將會較2010年水平再下降37%-50%幅度。
那段時期,諸如此類的消息匯聚在一起徹底擊碎了投資者本就脆弱的信心。wind資訊太陽能發電指數由3月底時的年內高位1409.96點一路下挫至6月時的低位1079.48點,不到3個月的時間跌幅逾23%。
隨后的6月下旬至7月下旬,太陽能發電指數展開反彈,不過,屬于光伏上市公司們的美好時光沒能持續1個月便戛然而止。據記者統計,從7月20日開盤時的1278.14點至10月20日收盤時的957.11點,不足3個月的時間,太陽能發電指數再度深跌25%,更于10月20日當天創出年內新低947.93點。
縱觀2011年前三季度,光伏板塊呈現出整體下跌、局部反彈的態勢。wind資訊太陽能發電指數幾經浮沉,最終仍從1月4日開盤時的1280.06點沉淪之10月20日的957.11點,跌幅超過25%。
二級市場的數據得到了行業基本面的權威證實。
保定英利宣傳部副部長王志新介紹,“2008年太陽能電池價格為4.1美元/W,隨后幾年這一數字下降為2.8美元/W、1.99美元/W”;
此外,今年上半年,作為全球第一、二大光伏安裝國的德國、意大利(兩國2010年光伏總裝機容量分別達到7.25GW、2.85GW,而我國僅為0.6GW)先后降低光伏補貼力度,市場需求下滑,對全球光伏業的影響可想而知,特別是對占據著60%市場份額,全球最大的光伏電池生產國中國而言;
產能過剩和需求不及的雙重作用導致了產業鏈各環節價格的快速下跌,元大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的每周太陽能產業現貨價顯示,10月里的第二周,多晶硅現貨價更新至42.5美元/公斤,較10月第一周下跌3.41%;太陽能晶圓單價下跌5.23%至1.63美元;太陽能電池現貨價下跌6.06%至0.62美元/瓦;模塊價格下跌0.18%至1.12美元/瓦。
而即便是行業基本面已如此惡化,光伏板塊似乎仍沒有否極泰來的機會。截止到2011年10月17日,滬深300的市盈率研報指出,“比較而言,整個光伏板塊的整體市盈率介于中小板及創業板之間,光伏板塊整體市盈率仍偏高,四季度的下行風險仍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