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盛夏時節,作為朝陽產業的光伏產業提前進入寒冬。然而,進入2012年后光伏行業一些有利因素已經開始出現,國內創投對此的看法是“短期雖謹慎、長期仍然看好。”
市場預期分歧成常態
在2012年1月中旬光伏行業仍處寒冬之際,來自于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裝機量數據讓整個行業信心為之一振。據該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光伏發電安裝量突破27.7GW,同比2010年增長67%,創歷史新高。“這個數字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主要是德國四季度的搶裝潮以及包括中國、印度新興國家在政策推動下四季度裝機量大增。”阿特斯太陽能一位負責銷售的高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作為國際領先的一家光伏研究機構的分析師則抱怨說,“準確判斷光伏市場的增長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將面臨地區政策差異大、供給周期短、市場非常容易變化等難題。”實際上就光伏行業過去三年情況來看,幾乎每年市場的增長都出人意料,這讓市場預測變得有些尷尬。
比如2009年上半年,因為金融危機導致市場極度悲觀,當時200至300美元/公斤的多晶硅快速下跌至50美元/公斤,光伏產品全線下跌。但當年二季度市場就開始企穩,全年實現近50%的增長。2010年全行業增長超過100%,即便是擁有超凡想象力,年初也沒有人預測到那一結果。
對于2012年的中國光伏市場,國內行業龍頭尚德電力控股CEO施正榮估計,中國光伏裝機量可能達到4GW以上,天合光能CEO高紀凡預計國內很可能達到5GW.
短期謹慎遠期看好
在過去幾年光伏行業曲折、高速發展過程中,背后都有大量PE和VC的身影。行業龍頭,包括無錫尚德、蘇州阿特斯、江西賽維LDK以及在A股上市的一些中小型光伏企業,都是依托這些創投大量資金的支持。
阿特斯太陽能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在2005年之前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行業,早期的創業者大都是技術出身,實際沒有錢,那么在當時投資巨大的光伏行業就必須與資本對接。過去幾年,這些早期的PE和VC賺得盆滿缽滿。除了2009年初經歷了短期的困難外,光伏行業整體風光無限,比如組件都有40%以上的毛利,而各產業鏈環節都有豐厚的利潤可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