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高層動態 » 正文

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建設生態文明頂層設計要先行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7日 來源:光明日報

十八大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表述,讓我們對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一個尊重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社會充滿了期待。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副....

十八大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表述,讓我們對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一個尊重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社會充滿了期待。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

建設生態文明任重道遠

記者: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歷史階段,黨的十八大報告突出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與理念,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現實的緊迫性。環境保護部門做好準備了嗎?

李干杰: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提出,是立足于“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歷經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增長付出了過于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資源環境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目前,我國能源年消耗量占全球的19.5%,煤炭消費量相當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石油消費量一半以上靠進口。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是西方發達國家的4-5倍甚至更高,鐵礦石、粗鋼、氧化鋁、水泥等的消耗量遠高于其他國家。粗放的發展方式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導致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結果,很可能是大多數人還沒有享受到工業化的成果,而工業化的代價卻已經把人們推向了絕境。破解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尖銳的矛盾,根本途徑就是建設生態文明,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大力推進各項環保重點工作,取得喜人成績。超額完成污染減排任務,重污染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呈現逐年下降態勢,部分環境質量指標得到了比較明顯的改善。但總體來說,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還有一定的差距。

生態文明標準體系正在創建

記者: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工作進展如何?

李干杰:環境保護部于2008年制定發布了《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分三個階段,推進生態示范區、生態省(市、縣)、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在實際工作中,生態建設示范區分為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區)、生態鄉鎮、生態村和生態工業園區六個層級來推進,并建立了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的建設標準體系。

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海南、吉林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生態省建設,超過1000個縣(市、區)開展了生態縣(市、區)的建設,并有38個縣(市、區)建成了生態縣(市、區),1559個鄉鎮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在生態市、縣創建的基礎上,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環保部批準了四批共53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一些已創成生態市、縣的地區,直接轉為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一些重點流域如太湖、遼河干流,開展流域性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探索與流域治理目標相適應的“兩型”社會建設模式。一些跨行政轄區的區域,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鼓勵他們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模式和跨行政區域的聯動機制。

做好生態文明的“頂層設計”

記者:未來,環境保護部門在生態文明建設有什么打算?

李干杰:當然首先是要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和制度。我們正在抓緊制定實施生態文明目標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目前已完成初稿,正在書面征求地方意見。必須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制度,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績效考核,努力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

其次是積極創新環境經濟政策,推進現有稅制的綠色化,研究開征環境稅。完善環保收費制度,提高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收費標準。改革環境價格政策,鼓勵環境友好的技術開發利用。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平衡區域的協調發展。建立基于主體功能區和主要生態功能區的發展和生態環境政策、差別化的產業準入標準、生態補償機制、多元化的環保投入機制、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等。

此外,仍需要不斷深化污染減排工作,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努力降低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實施嚴格的生態環境準入制度,提高準入門檻,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和推進傳統產業技術升級。確保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集中力量優先解決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廢物、細顆粒物等關系民生的環境問題。深化“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扎實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力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和生態環境損害。這些重點工作將從不同角度和側面為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發揮有力作用。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