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全國灌溉規劃編制完成 農業節能將獲財稅支持

發布時間:2013年9月24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日獲悉,《全國灌溉發展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有望于三中全會后發布。業內人士表示,規劃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能夠覆蓋大部分滴灌系統的初始投資,將大大推進節水技術推....

近日獲悉,《全國灌溉發展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有望于三中全會后發布。業內人士表示,規劃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能夠覆蓋大部分滴灌系統的初始投資,將大大推進節水技術推廣和應用。

節水灌溉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支持力度意味著未來生態建設步伐將提速。可以預期,在《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勾勒的生態建設制度雛形基礎上,環境保護及土壤修復等新規有望出臺,生態建設將獲得完善的制度保障,隨著資源稅改革的深入推進及財政支持力度加大,生態建設將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換擋提速,培育和發展土壤修復、園林綠化等一系列“美麗中國”行業。

節水灌溉發力

權威人士表示,根據《全國灌溉發展總體規劃》,全國每個省均可申報20個縣作為全國高效節水灌溉試點縣,每個試點縣給予1億元補貼。據此測算,全國補貼總規模預計超過600多億元。其中,滴灌管道鋪設每畝補貼1000元,所有灌溉補貼金額由中央財政統一劃撥。

業內人士表示,相比2010年節水灌溉設施列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范圍(一般每畝補貼300元以內)的政策力度,新的節水灌溉補貼力度將能覆蓋大部分滴灌系統初始投資,大大刺激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據此前獲悉,“十二五”期間,節水灌溉工程將在有效灌溉面積內推廣渠道防滲控制、低壓管道輸水及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其中,在大中型灌區(主要分布在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和缺水嚴重的北方特別是西部地區),主要是推進輸配水渠道及管網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作;在農田水利重點縣,北方地區要把節水灌溉作為重點,東北、西北地區大力發展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華北平原、黃淮海地區大力發展高標準管道輸水灌溉。

經粗略測算,目前推廣噴、微灌灌溉工程的投資金額平均每畝為1000到1500元,到2020年力爭實現1.5億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將有望拉動超過1500億元市場投資。這對于從事節水灌溉管材設備生產商及工程商來說將是利好。

受益于節水灌溉政策加碼,節水建設有望提速。根據水利部此前下發的《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350億立方米以內,全國萬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05立方米以下,比2010年下降3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基本不增長;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3立方米,比2010年降低30%以上;全國設市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不超過18%;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礦井水利用等非常規水源利用年替代新鮮淡水量達到100億立方米以上。

生態建設躍進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制度保障。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在此背景下,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一系列制度建設陸續推出,如《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與環境保護、土壤修復等相關新的發展規劃和制度有望加快跟進。

中信證券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下的“美麗中國”或是環境保護政策方向的轉折點。它將自上而下推動“能源、資源和生態”保護政策,通過制度建設構建環境保護的堅實基礎。可能的突破點是修訂法律法規,提升立法質量;將資源環境指標納入考核體系,理順權力運行機制,增強地方權力的環保動力,發揮市場機制,深化資源品價格和稅費改革等。

生態建設的財稅支持有望加碼。十八大報告提出,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業內人士透露,未來國家將建立環保財政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通過《環保法》確定一定時期內環保資金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以及增長幅度,使其占GDP的比例達到2%-3%的范圍,加大財政對環保的投入力度,促進生態補償建設。通過市場化手段,加大對水價、電價、天然氣和成品油等資源品價格進行改革,提升環境和資源的使用成本。

建設美麗中國相關產業非常廣泛,包括節能、環保、循環經濟和生態建設等眾多領域的“泛節能環保”產業。泛節能環保產業基本面已發生根本性改變,全社會環保意識和政策落實將推動行業景氣度快速上升且長期持續。

建設生態文明,除控制污染排放、減少資源消耗、節約能源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也是重要一環。國務院公布的《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提出,到“十二五”末,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15%,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達到1.8萬億元。可見,循環經濟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過去那種鋪張浪費、一次性產品濫用的現象將逐漸得到改善。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認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美麗中國夢想,既能調結構、穩增長,還能惠民生、奔小康,節能環保產業被列為戰略新興產業之首,凸顯國家對相關行業的態度。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