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現低碳生活仍面臨兩大“攔路虎”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隨著低碳經濟的漸行漸近,社會上奉行“低碳生活”的人也愈來愈多,但要在城市居民中全面實現低碳生活,還面臨著粗放生活方式、不良消費嗜好兩大“攔路虎”。
專家認為,當前很多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依然很粗放,只顧自己方便舒適,不管日常生活帶來的生態成本。福建省經貿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黃幼林舉例說,現在的家用電器幾乎都有待機功能,也就產生了“待機能耗”。調查顯示我國城市家庭平均待機能耗相當于這些家庭每天都在使用著一盞15瓦到30瓦的長明燈,占城市家庭用電量的10%。僅彩色電視機一項,一年下來就浪費電力幾百億千瓦時,相當于幾個大型火電廠白白發電。
在日常消費過程中,眾多市民還存在“過度消費”、“面子消費”等不良消費嗜好。記者在一些城市發現,超大型豪宅成為吸引市民眼球的“亮點”、排量在1.8升以上的小汽車比比皆是……山西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李志強說,在住房、汽車等高碳排放領域的消費過程中,一些城市居民存有“你追我趕”式的攀比心理,還有追求大戶型、大排量的“好大心理”。
以私人汽車為例,北京市私人汽車擁有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廣東今年上半年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同比增16.6%。而根據長春市交警支隊相關資料統計,2004年到2008年間,長春市汽車保有量遞增速度已經達到15%。如果不采取措施,10年后,長春市機動車污染將會超過煤炭,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
綠色中國環境權益交易網總裁陳屹飆還認為,現在不少城市都在建“地標”類的建筑,這讓人非常擔心。因為很多“地標”式的建筑大多是高耗能、高排放的非節能建筑。還有我國本來水資源十分缺乏,一些地方還存在著用自來水澆綠地,到處建設溫泉、噴泉等,還有城市的各種裝飾燈、霓虹燈徹夜通明,這都是一種過度消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